格力向奧克斯索賠1億
日期:2017-06-27 09:14:41 / 人氣: 0次 / 來源:未知
空調銷售又進入一年的最旺季,董明珠的格力電器再出奇招——接連起訴國內空調企業美的、奧克斯侵犯自己的專利權,其中對老對手美的索賠5000萬元,而對名氣并不太大的奧克斯則提出了1.1億元的索賠金額,創下國內家電行業的專利索賠金額之最。
奧克斯方面表示,格力所指的奧克斯2017年30多款侵權的空調新產品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發布,并非今年的新產品。但其并未明確這些空調使用了格力的專利技術。不久前,廣東高院剛就格力電器訴奧克斯公司的另一起專利侵權案作出終審判決。2015年8月,格力電器以奧克斯公司生產的某系列空調產品侵犯其3件專利權為由將其訴至法院,而這3件專利的其中一件正是此次案件中涉案的專利。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一審認定奧克斯公司侵權成立后,奧克斯公司不服提起上訴。隨后,廣東高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奧克斯公司侵權成立,應立即停止銷售侵權空調產品并賠償格力電器經濟損失230萬元。
而奧克斯方面回應時甚至明確稱專利訴訟“既費時費力,且訴訟結果還充滿不確定性”,甚至認為格力對其起訴是一種“商業手段”。奧克斯稱,官司本身是因為奧克斯“已經成為格力的頭號勁敵”,雙方在“一線市場競爭的矛盾正愈演愈烈”,格力想借此阻擋其“強勁擴張的步伐”,甚至認為格力在借此炒作,但絲毫不提專利技術本身。
從這個角度看,董明珠一怒對奧克斯索賠1.1億元恐怕多少帶著些情緒,但這也從一個側面確實表現出專利權者的無奈。
其實奧克斯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在侵犯專利上“犯事兒”。就在半年前,奧克斯空調侵犯了美的一項名為“雙貫流風道結構及立式空調器室內機”的實用新型專利權的訴訟剛被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定其侵犯了美的的專利權,應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并賠償美的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100萬元。
據了解,盡管美的最終以勝訴結束了這樁官司,但整個案件從2015年4月向深圳中院起訴開始,到最終廣東高院終審,耗時超過一年半時間,整整跨越了兩個空調銷售旺季。有業內人士指出,專利侵權審判環節復雜、最終違法成本過低造成了一些科技制造行業中的專利侵權屢見不鮮,甚至有的企業直接提出“自己辛辛苦苦研發技術的性價比遠不如直接用別人的技術,就算賠些錢也值得”,這種尷尬的狀況造成了越是注重研發的大型企業往往越是吃虧。
尤其對于消費電子企業,技術更新換代相當迅速,往往一項專利技術的真正價值就在于應用到產品后的頭一兩年,那時的利潤是最為豐厚的。但一旦專利被侵權,打起官司往往要拖上一兩年,即便最終官司勝了,市場也已經被瓜分完了。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些企業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他們可以在法律允許的限度內通過各種手段拖延案件的最終宣判,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套路”。
據了解,在之前美的起訴奧克斯專利侵權的案件中就出現過一波三折——而在這期間,奧克斯通過先向深圳中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在被駁回后又就涉案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對涉案專利無效宣告的請求。此后,奧克斯又提出深圳中院應對本案中止審理等等。而在深圳中院最終一審判決美的勝訴后,奧克斯再度上訴,最終廣東高院駁回其上訴的時間已經是去年11月份。
奧克斯方面表示,格力所指的奧克斯2017年30多款侵權的空調新產品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發布,并非今年的新產品。但其并未明確這些空調使用了格力的專利技術。不久前,廣東高院剛就格力電器訴奧克斯公司的另一起專利侵權案作出終審判決。2015年8月,格力電器以奧克斯公司生產的某系列空調產品侵犯其3件專利權為由將其訴至法院,而這3件專利的其中一件正是此次案件中涉案的專利。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一審認定奧克斯公司侵權成立后,奧克斯公司不服提起上訴。隨后,廣東高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奧克斯公司侵權成立,應立即停止銷售侵權空調產品并賠償格力電器經濟損失230萬元。
而奧克斯方面回應時甚至明確稱專利訴訟“既費時費力,且訴訟結果還充滿不確定性”,甚至認為格力對其起訴是一種“商業手段”。奧克斯稱,官司本身是因為奧克斯“已經成為格力的頭號勁敵”,雙方在“一線市場競爭的矛盾正愈演愈烈”,格力想借此阻擋其“強勁擴張的步伐”,甚至認為格力在借此炒作,但絲毫不提專利技術本身。
從這個角度看,董明珠一怒對奧克斯索賠1.1億元恐怕多少帶著些情緒,但這也從一個側面確實表現出專利權者的無奈。
其實奧克斯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在侵犯專利上“犯事兒”。就在半年前,奧克斯空調侵犯了美的一項名為“雙貫流風道結構及立式空調器室內機”的實用新型專利權的訴訟剛被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定其侵犯了美的的專利權,應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并賠償美的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100萬元。
據了解,盡管美的最終以勝訴結束了這樁官司,但整個案件從2015年4月向深圳中院起訴開始,到最終廣東高院終審,耗時超過一年半時間,整整跨越了兩個空調銷售旺季。有業內人士指出,專利侵權審判環節復雜、最終違法成本過低造成了一些科技制造行業中的專利侵權屢見不鮮,甚至有的企業直接提出“自己辛辛苦苦研發技術的性價比遠不如直接用別人的技術,就算賠些錢也值得”,這種尷尬的狀況造成了越是注重研發的大型企業往往越是吃虧。
尤其對于消費電子企業,技術更新換代相當迅速,往往一項專利技術的真正價值就在于應用到產品后的頭一兩年,那時的利潤是最為豐厚的。但一旦專利被侵權,打起官司往往要拖上一兩年,即便最終官司勝了,市場也已經被瓜分完了。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些企業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他們可以在法律允許的限度內通過各種手段拖延案件的最終宣判,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套路”。
據了解,在之前美的起訴奧克斯專利侵權的案件中就出現過一波三折——而在這期間,奧克斯通過先向深圳中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在被駁回后又就涉案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對涉案專利無效宣告的請求。此后,奧克斯又提出深圳中院應對本案中止審理等等。而在深圳中院最終一審判決美的勝訴后,奧克斯再度上訴,最終廣東高院駁回其上訴的時間已經是去年11月份。
推薦內容 Recommended
相關內容 Related
- 格力向奧克斯索賠1億10-27